爱好戏曲的丽姐叫什么
老街有个戏疯子
清晨五点半,老槐树刚在晨雾里显出轮廓,巷尾那栋青砖小院就飘出咿咿呀呀的唱腔。隔壁张婶揉着眼睛推开木格窗,冲着楼下笑骂:丽丫头,你比打鸣的公鸡还准时!
院里人也不恼,甩着水袖转个圈,踩着云步退到月洞门下。晨光里那抹藕荷色的戏服格外清亮,发髻上缀的珠花随动作叮当作响。这场景街坊们看了十几年,早把丽姐的称呼喊成了习惯。
要说丽姐本名,连居委会王主任都直摇头:打从她爹妈过世,户籍册上就剩个'李丽',可你往戏台下一站,满场喊的都是'程派青衣'、'活穆桂英'。这话不假,那年市里非遗展演,丽姐扮的杜丽娘刚一亮相,台下老票友全惊着了——这眉眼身段,活脱脱是六十年代程派名角儿李玉茹再世。
剧团的人来挖过好几次角儿。去年省剧院专程派车来接,丽姐倚着门框摆手:我这两下子,教教街坊小孩还成。说着把院里二十来个娃娃往前一推,最小的才五岁,甩着改良版的水袖唱《苏三起解》,惹得省里的老师傅直抹眼泪。
如今青石巷每周六准有锣鼓声。丽姐把自家院子改成小戏台,竹椅木凳摆得满满当当。她教孩子们吊嗓时说:唱戏不是扯脖子喊,得用丹田气托着。忽地自己先破了音,满院哄笑里,她捏着兰花指戳小徒弟脑门:笑什么?你师祖当年在牛棚练功,嗓子哑得说不出话,还不是靠眼神把《锁麟囊》唱完?
前几日暴雨冲垮了老戏台,丽姐把压箱底的嫁妆钱全捐了。施工那天,她系着围裙给工人送绿豆汤,发梢沾着木屑也不在意。黄昏收工时,包工头突然亮开嗓子吼了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,惊飞檐下一群麻雀。丽姐愣了两秒,甩开围裙就是个漂亮的亮相:驸马爷近前看端详——
暮色渐浓,整条街都跟着哼起了铡美案的调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