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首页 > 戏曲资讯

茶楼锣鼓声中的1870:同治年间的梨园旧事

时间: 2025-04-16 10:00:01作者: 张思浏览: 

1870年有什么戏曲

茶楼锣鼓声中的1870:同治年间的梨园旧事

1870年的北京城笼罩在初夏的燥热中,正阳门外的广和楼戏园子照例挤满了茶客。二楼包厢里几位贝勒爷正吩咐堂倌换上新沏的龙井,楼下散座的老茶客们早已把条凳坐得发烫。突然一阵急促的锣鼓声穿透茶香,水牌上新写的《战太平》即将开演,这是程长庚新排的本子。

一、乱世梨园众生相

同治九年的戏台子并不太平。紫禁城里刚办完同治帝大婚庆典,四大徽班轮番进宫献艺的盛况犹在眼前,可江南传来的消息让戏班管事们眉头紧锁——太平军余部仍在闽浙山区出没,南下的水路时通时阻。京城戏园子的管事发现,往日里跑码头的昆班来得少了,倒是直隶梆子的武戏越发红火。

前门外打磨厂的三庆班账房先生记得清楚,这年春天他们新置办的行头里,特意添了八面湘绣大靠。程长庚在排演《群英会》时,总说周瑜的翎子要再高半寸方显气派。而在天津卫,梆子名角田际云正带着他的玉成班在盐商府邸连演三天《蝴蝶杯》,每夜赏银能装满一海碗。

二、南腔北调竞风流

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戏台,同治九年秋天来了个特别的戏班。班主姓杨,原是湘军里的文书,退伍后组了个军戏班,把湘西傩戏的鬼面舞融进了皮黄戏。他们新编的《岳武穆》在南京城连演半月,武打场子里的真刀真枪看得八旗子弟们汗毛倒竖。

上海租界里的丹桂茶园,这年冬天挂出了灯戏招牌。广东来的红船班用煤气灯打出了七彩光影,在《白蛇传》水漫金山的场次,真从台顶垂下三丈白绸当浪花。看客中发现有个穿洋装的年轻人速写不停,后来才知道是《申报》新聘的画师。

三、戏台内外的烟火气

天桥撂地的草台班子这年多了个绝活:十三岁的小叫天谭鑫培能在七张条凳上连翻二十四个跟头。有老票友记得清楚,那年腊月二十三祭灶日,他在关帝庙前演《翠屏山》的石秀,单刀花耍得泼水不进,围观人群把庙前的香炉都挤歪了。

山西会馆里的晋商们最爱点《春秋笔》,班主却为戏里的驿馆换子犯了难——同治年间驿站凋敝,年轻看客早不知驿丞为何物。最后只得在台口挂块水牌,写上驿丞即今之邮差,这才惹得票友们哄堂大笑。

当紫禁城的更鼓敲过三更,广和楼里的《空城计》才唱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。茶博士拎着铜壶穿梭添水,二楼包厢传来贝勒爷的叫好声,跑堂的端着盛满银锞子的红漆盘往后台去。戏台两侧的煤气灯明明灭灭,映着描金楹联上三五步走遍天下,六七人百万雄兵的字样,同治九年的梨园春秋,正在这方寸之间流转千年。

戏曲视频下载

更多>>

戏曲MP3下载

更多>>

相关戏曲资讯

更多>>

看戏迷下载

唱戏机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