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好戏曲的老顽童简介
【社区人物志】张伯:槐树胡同的老戏痴与他的皮黄人生
晨光初透,槐树胡同口飘来《空城计》的西皮二六。循声望去,身着月白缎面长衫的老者正对着斑驳的灰墙比划身段,手眼身法步丝毫不乱。这位被街坊们戏称为老顽童的京剧票友张振邦,用六十年光阴在戏文里活出了双倍人生。
一、前世今生皆是戏
1958年机械厂招工考试现场,18岁的张振邦面对考官突然来了段《萧何月下追韩信》,硬是把招工考试唱成了堂会。主考官抚掌大笑:这小子浑身都是戏!自此,车工张师傅的工装口袋里永远揣着抄满戏词的笔记本,车床轰鸣里不时蹦出两句力拔山兮气盖世。
退休那年,老伴王秀珍把新置办的钓竿往墙角一搁:老东西,你哪是能静心钓鱼的人?转身将攒了半辈子的私房钱换成整套行头。果然,第二日清晨,张伯就带着髯口、马鞭在社区活动中心支起了振声票社的招牌。
二、戏里戏外皆功夫
每周二四六的票社活动堪称胡同奇观。张伯教《贵妃醉酒》身段时,能把居委会的折叠椅摆出百花亭的九曲回廊;说《三岔口》的摸黑对打,竟用拖把和扫帚演绎出刀光剑影。去年重阳节联欢会,他带着三个小徒弟翻跟头出场,落地时假牙飞出半米远,愣是面不改色接唱老黄忠岂能够服老迈,惹得台下笑倒一片。
最让街坊称道的是他独创的戏曲养生法:晨练耍太极剑必唱《野猪林》,买菜路上哼《定军山》计步,就连熬中药都要按《击鼓骂曹》的板式扇火。社区医院的老中医打趣:张老的脉象都带着锣鼓经,尺关寸对应西皮二黄。
三、梨园薪火胡同传
五年前胡同改造时,张伯拄着拐杖在拆迁办唱了整出《赵氏孤儿》,硬是保下了百年戏楼残存的雕花门楼。如今这里成了胡同戏曲角,春有票友雅集,夏办少儿戏班,秋赛清音票戏,冬演封箱大戏。去年评上区级非遗传承人时,他正蹲在门楼下教孩子们画脸谱:关公的丹凤眼要吊到鬓角,程咬金的笑脸得咧到耳根子...
今年开春,社区短视频账号发了段张伯教外国游客比划兰花指的视频,点击量破了百万。孙子打趣他成了网红老生,老人却对着手机皱眉:这美颜开的,把我勾的项羽脸谱都磨成奶油小生了!
尾声:
暮色四合,槐树梢头挂起半个月亮。张伯收拾好水纱网子,把明日要排的《四郎探母》曲谱仔细折好。胡同深处飘来各家各户的饭香,混着他哼唱的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,在青砖灰瓦间酿成绵长的岁月沉香。这戏,且唱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