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看戏曲的老人故事简介
《榕树下的戏中人》
老城区的石板路被阳光晒得发烫,张伯照例拖着那把藤椅往巷口的榕树下挪。收音机沙沙响了几声,红脸关公的唱腔便混着蝉鸣在树荫下荡开。他眯起眼睛,枯枝似的手指在膝盖上打着拍子,水泥墙上的爬山虎也跟着晃了晃叶子。
拆迁告示贴到巷口那天,张伯的收音机破天荒唱了整宿。粤剧名伶红线女的《昭君出塞》在月光里起起落落,惊得隔壁李婶半夜来敲门。老人攥着老式收音机的旋钮,絮絮说着五十年间这树下听过多少好戏——马师曾的锣鼓点在暴雨里盖过雷声,罗家宝的唱腔陪着女儿远嫁的鞭炮响,后来老伴走时,放的还是任剑辉的《帝女花》。
搬家公司的货车轰隆碾过青石板时,张伯的藤椅卡在车尾死活拽不上来。驾驶座的小伙子正要发火,却见老人抖着手从椅缝里抠出盘褪色的磁带,封面上凤阁恩仇未了情几个金字早磨成了暗纹。
新小区的电梯间听不见梆子声,张伯守着三十平的周转房,把磁带塞进早就不转的录音机。直到某个清晨,门缝里塞进个老式MP3,里面整整齐齐存着两百段粤剧选段。对门刚搬来的大学生探进头:张伯,我奶奶说听戏得有人搭腔才够味。
如今小区凉亭每到黄昏就聚起一圈人。穿太极服的老太太、拄拐杖的退休教师,还有握着保温杯的张伯。沙沙的电流声里,一句落花满天蔽月光刚起,七八个苍老的声音便跟着哼起来,惊飞了石榴树上打盹的麻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