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首页 > 戏曲资讯

三尺讲台育桃李一袭水袖写春秋——记梨园票友张明远老师

时间: 2025-09-27 10:00:02作者: 张思浏览: 

爱好戏曲的张老师简介

三尺讲台育桃李一袭水袖写春秋——记梨园票友张明远老师

周六清晨的市工人文化宫传来婉转的唱腔,循声望去,一位身着靛蓝长衫的中年人正带着十几个孩子练习云手。转身间,他左手虚按腰间,右手平推而出,腕子上的檀木佛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——这正是市一中的语文教师张明远。

一、粉笔与马鞭的对话

张明远的办公室总飘着若有若无的沉香,案头堆着教案的玻璃板下,压着一张泛黄的《牡丹亭》戏票。1988年的票根上还留着茶渍,那是他第一次走进长安大戏院的见证。当时杜丽娘的水袖扫过台前,我忽然明白语文课里'游园惊梦'四个字的分量。说着,他小心拂去《语文教学研究》杂志封面的粉笔灰,露出扉页上手抄的昆曲工尺谱。

每周三的选修课上,张明远总会夹带私货。讲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,他掏出珍藏的京剧脸谱;分析《窦娥冤》时,学生们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梆子腔。去年他带着文学社的孩子们拜访老戏楼,指着褪色的楹联讲解:'三五步走遍天下,六七人百万雄兵',这就是传统戏曲的写意美学。

二、戏台上的教书匠

张明远在城西老茶馆有个固定座位。每月初七,这里就变成票友们的华山论剑。上周他唱《文昭关》里的伍子胥,唱到一轮明月照窗前时,额头青筋凸起,右手在八仙桌上重重一拍,惊得茶碗叮当作响。散场时茶博士老李打趣:张老师这嗓子,不去专业剧团可惜了!他却笑着摆手:当老师能教出千百个知音人,这才是真传承。

疫情期间,他开直播教《锁麟囊》选段,特意标注零基础可学。镜头前,他边示范边解说:程派的水袖讲究'行云流水',手腕要像握毛笔那样...忽然画面外传来师母的嗔怪:老张,该吃药了!惹得弹幕里一片哈哈哈。

三、播种传统的人

张明远办公桌抽屉里躺着厚厚一摞感谢信。有学生家长写的:孩子跟着您学《贵妃醉酒》,把游戏账号都戒了;有社区老人写的:张老师教我们唱《定军山》,腰腿都比以前利索了。去年校庆,他策划的古诗新唱节目爆红网络——学生们用黄梅戏调子唱《琵琶行》,视频点击量破百万。

今年春天,他带着青年教师创办戏曲工作坊。看着90后老师们笨拙地绑靠旗,他打趣道:当年我在省艺校学《夜奔》,王凤仙老师拿着戒尺纠正身段,你们现在可幸福多喽!窗外的玉兰树下,几个学生正比划着刚学的剑指,花瓣落在他们肩头,像极了戏台上的点翠头面。

暮色中的校园渐渐安静,张明远办公室的台灯还亮着。案头摊开的教案旁,放着他手抄的《梨园古训》:戏比天大,德如地厚。玻璃窗映出他批改作业的身影,恍然间与戏台上挑灯夜读的书生重叠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这位教书先生正用最古老的方式,让传统文化的薪火在三尺讲台上静静燃烧。

戏曲视频下载

更多>>

戏曲MP3下载

更多>>

相关戏曲资讯

更多>>

看戏迷下载

唱戏机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