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州哪里有戏曲院子啊
【探班记】走街串巷寻乡音:霸州人私藏的听戏好去处
咿呀——一声悠长的胡琴声从巷子深处飘来,我踩着青石板循声而去。作为土生土长的霸州人,这些年眼见着老戏台子越来越少,但那些深藏在市井里的戏曲烟火气,总会在某个转角与你不期而遇。
要说最地道的去处,当属老南门茶社。这处开了三十年的老店门脸儿不大,推门进去却别有洞天。每周三、六下午两点,老板准会把八仙桌往墙角一收,露出用红绸布蒙着的木戏台。在这儿能听到原汁原味的西路评剧,《花为媒》《杨三姐告状》这些经典折子戏,配着茶碗磕碰的脆响,老票友们闭着眼打拍子的模样,恍惚间让人回到八十年代的霸州。
若是想看正儿八经的戏台子,文化馆后院的露天剧场值得一去。去年翻新的仿古戏楼飞檐斗拱,每逢节庆总有专业院团驻场。上个月端午连演三天《钟馗嫁妹》,台下乡亲们自带的马扎从台前一直排到月亮门外。特别提醒要赶早,门口卖糖瓜的老李头五点半就开始支摊了。
年轻人现在时兴去永兴坊商业街的梨园小馆。这家新派戏曲茶馆把传统唱段改编成沉浸式演出,演员会突然从观众席中开嗓。上次去正赶上改编版《大登殿》,王宝钏提着外卖箱出场时,满场年轻人都笑出了眼泪。老板还特意保留着镇店之宝——从老戏院拆下来的雕花木梁,新旧碰撞得恰到好处。
穿过永定河往东,王庄子村的古戏台还倔强地立着。斑驳的台柱上依稀可见光绪廿年重修的字样,村里老人说这戏台底下埋着镇台的老铜钱。每年三月廿八庙会,十里八乡的戏班会自发来唱对台戏,那场面比过年还热闹。记得带件厚衣裳,河边的夜风可不管戏有多精彩。
最近在胜芳古镇发现个宝藏地儿——藏在布庄二楼的听雨阁。掌柜的是个退休的琴师,攒着好些民间艺人的联系方式。赶上阴雨天,常能撞见即兴的戏曲雅集。上次碰到位七十多岁的奶奶唱西河大鼓,手里月牙板一响,整个阁楼都跟着震颤。
这些散落在霸州角角落落的戏曲院子,就像老槐树上新发的嫩芽,既守着根脉,又迎着春风。下次您要是路过,不妨循着胡琴声去找找,保不准转角就遇见了正在开嗓的角儿。
(文/本地通老张图/王记茶馆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