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首页 > 戏曲资讯

醉打山门曲未终宝二爷悟得哪般禅机?

时间: 2025-10-16 18:30:02作者: 张思浏览: 

宝玉通过什么戏曲悟禅机

醉打山门曲未终宝二爷悟得哪般禅机?

一部《红楼梦》,半部世情录。在荣国府的雕梁画栋间,最妙的莫过于贾宝玉听戏悟禅那场戏中戏。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,看似闲笔,实则暗藏玄机。那日宝钗生辰,梨香院小戏子们唱的《鲁智深醉闹五台山》中,一曲《寄生草》竟引得宝玉痴立当场,这看似突兀的情节里,究竟藏着怎样的机锋?

一、山门醉打非偶然

当日寿宴上,宝钗特意点《山门》这出戏,原是暗藏深意。鲁智深醉打山门后唱的《寄生草》:漫揾英雄泪,相离处士家。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。没缘法转眼分离乍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?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!字字如锥,直指人心。

这段唱词暗合宝玉前日与黛玉怄气的经历。当湘云说小戏子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,宝玉使眼色却两头得罪,恰如鲁智深在佛门与尘世间的两难。脂砚斋批注此处机锋转语,恰是禅宗公案的笔法。

二、禅机藏在皮黄中

曹雪芹借昆曲写禅意,实为妙笔。元代马致远《黄粱梦》早有戏中参禅传统,《山门》里鲁智深这个莽和尚,正是以狂禅入世的典型。他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,正应了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的偈语。

宝玉听罢此曲,在灯下反复抄写,不觉痴了。这痴态恰似当年神秀渐悟与惠能顿悟之争。黛玉见其魔怔,笑他还没参透,就作偈子,倒点破禅宗不立文字的真谛——执着于文字相,反落了下乘。

三、戏中人生皆是幻

这场戏中戏的布局堪称绝妙。台上演的是鲁智深,台下观的是贾宝玉,看戏的观众又成了书中人。脂砚斋评点此处三染法,将现实与虚幻层层嵌套。正如《金刚经》云: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

宝玉后来续写的偈语无可云证,是立足境,看似彻悟,实则仍在执着。直到黛玉追问至贵者宝,至坚者玉,方显真如本性。这出戏恰似太虚幻境前的预演,为后文宝玉出家埋下草蛇灰线。

梨香院的戏台终要散场,大观园的红楼终成瓦砾。当年宝玉听戏悟禅,悟的何尝不是人生如戏的真谛?曹雪芹以戏写禅,以禅写命,在锣鼓笙箫间,道尽浮生若梦的苍凉。戏里的鲁智深醉打山门,戏外的宝玉却要在红尘中参透这一场赤条条来去的大戏。这般禅机,非关文字,只在拈花一笑间。

戏曲视频下载

更多>>

戏曲MP3下载

更多>>

相关戏曲资讯

更多>>

看戏迷下载

唱戏机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