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开玩笑的戏曲家叫什么
戏谑人生:这位戏曲家为何被称作明朝第一玩笑王?
在苏州评弹的茶馆里,老艺人们总爱讲一个段子:明朝嘉靖年间,有个怪人用金箔包着狗屎送给严嵩当寿礼,气得权倾朝野的首辅七窍生烟。这个胆大包天的行为艺术家,正是被后世称为青藤疯子的徐渭。
**一、用笑声对抗命运**
徐渭的人生堪称一部黑色幽默剧。出生百日丧父,十岁被嫡母逐出家门,科举八次落第。这位浙江绍兴才子却将满腹牢骚化作嬉笑怒骂,在《四声猿·女状元》里,他让黄崇嘏女扮男装高中状元,借机嘲讽科举制度:金榜题名时,须是男儿身?当友人劝他莫作狂生语,他反手在扇面题诗:半生落魄已成翁,独立书斋啸晚风。笔底明珠无处卖,闲抛闲掷野藤中。字字带血,偏要用玩世不恭的姿态说。
**二、当杂剧遇上黑色幽默**
徐渭的《歌代啸》堪称明代荒诞剧鼻祖。剧中和尚偷情被丈母娘撞破,州官断案却判张冠李戴,百姓状告太阳太晒反被责打。这些颠倒黑白的桥段,比法国荒诞派戏剧早了四百年。他甚至在剧本卷首题写世界原称缺陷,人情自古刁钻,将人生真相包裹在嬉笑怒骂之中。当时的文人斥其有伤风化,殊不知这正是徐渭对虚伪礼教最辛辣的讽刺。
**三、玩笑背后的文化密码**
在徐渭的笔墨世界里,螃蟹可以当判官,牡丹能成妖精。他首创的泼墨大写意画法,看似癫狂随性,实则暗藏机锋。一幅《墨葡萄图》题诗:半生落魄已成翁,独立书斋啸晚风。笔底明珠无处卖,闲抛闲掷野藤中。将怀才不遇的悲愤化作葡萄藤蔓的恣意生长。这种以笑当哭的处世哲学,与庄子鼓盆而歌的生死观一脉相承,构成了中国文人独特的幽默传统。
徐渭晚年穷困潦倒,靠卖画为生,却在《题墨竹诗》中写道:老夫游戏墨淋漓,写竹还须八法通。直到生命尽头,他仍保持着游戏人间的态度。如今绍兴青藤书屋前的池塘里,仿佛还倒映着那个披发佯狂的身影——用最不正经的方式,说着最深刻的真话。这种看似荒诞实则有情的幽默智慧,或许正是中国戏曲最动人的精神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