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首页 > 戏曲资讯

月下梨园惊鸿客——记越剧名伶沈玉兰

时间: 2025-09-25 14:30:03作者: 张思浏览: 

爱好戏曲的美姐叫什么

月下梨园惊鸿客——记越剧名伶沈玉兰

清晨五时,当西湖还笼在薄雾中,北山街一处老宅院已传来吊嗓子的声音。一缕清音穿云裂帛,惊起枝头早莺,恰似《梁祝》里那句楼台一别恨如海的唱腔,在空寂的湖山间荡起层层涟漪。

这座白墙黛瓦的院落里住着越剧名伶沈玉兰。年逾古稀的她仍保持着四十年如一日的练功习惯:五点吊嗓,七点压腿,九点对镜练身段。案头那面雕花铜镜已映照过三代越剧人,镜框上的缠枝牡丹纹都磨得发亮了。

1983年寒冬,省越剧团下乡巡演至天台县。临开演前,主演突发高烧。彼时还是学员的沈玉兰临危受命,裹着军大衣在后台背词,化妆笔抖得在脸颊划出道道红痕。那夜她唱《追鱼》里的鲤鱼精,水袖甩开时竟带起台前积雪,月光与雪光交织中,观众恍见真仙临凡。谢幕时,台下老戏迷抹着泪说:这丫头眼里有戏,心里有魂。

戏班人都知道沈玉兰有个怪癖:每逢登台必带一柄湘妃竹折扇。这扇面绘着工笔牡丹,是师父临终所赠。1998年抗洪义演,洪水冲垮戏台,她死死护住竹扇,自己却被道具箱砸伤肋骨。有人问值不值,她轻抚扇骨:师父说,戏比天大。这扇上每一道褶痕,都是祖师爷传下的规矩。

如今沈玉兰在河坊街开了间戏曲工作室。木格窗外,吴山天风依旧;屋内,她正手把手教孩子们走圆场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总学不会甩水袖,急得直跺脚。沈玉兰笑着取出那柄湘妃竹扇:当年我师父教我,水袖要像扇面展开般从容。你看——话音未落,素白水袖已如流云舒展,惊起一室檀香。

暮色四合时,工作室传出稚嫩的唱腔:原来姹紫嫣红开遍...沈玉兰倚着雕花门框,看天边晚霞似胭脂染透云翳。她忽然想起四十年前那个雪夜,月光也是这样温柔地铺满戏台。

戏曲视频下载

更多>>

戏曲MP3下载

更多>>

相关戏曲资讯

更多>>

看戏迷下载

唱戏机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