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首页 > 戏曲资讯

梅姐:梨园深处暗香来

时间: 2025-09-25 14:30:03作者: 张思浏览: 

爱好戏曲的梅姐叫什么

梅姐:梨园深处暗香来

在江南水乡的乌篷船头,总飘荡着若有若无的戏腔。船娘们摇橹时哼着《牡丹亭》,浣衣女捣衣时唱着《长生殿》,而深巷尽头那座青砖黛瓦的院落里,有位女子将戏服上的金线绣得比流水还灵动。街坊都唤她梅姐,却鲜少人知这称呼里藏着半部梨园秘辛。

一、暗香浮动的戏魂

梅姐本名陈玉梅,打小在评弹世家长大。五岁那年跟着父亲去上海大世界听戏,金丝绒幕布掀开的刹那,水钻头面折射的光斑在她瞳仁里炸开漫天星斗。戏台上杜丽娘的水袖拂过她额前碎发,从此便在她心尖种下了一粒越剧的种子。

十五岁那年偷偷报考戏校,主考官说她嗓音像浸了梅子酒,清冽中透着绵长的余韵。可她父亲抄着竹扫帚追到练功房:唱戏的吃的是开口饭,咱陈家女儿要端金饭碗!那晚梅姐把练功带系在院里的梅树上,月色里翻飞的绸带惊落一地暗香。

二、戏服上的光阴故事

转过年春天,梅姐成了丝绸厂最年轻的绣娘。她把戏服纹样偷偷绣在手帕边角,牡丹的层次能分出十八种红,凤凰的尾羽藏着九重金线。老师傅看着这些不务正业的绣品直咂嘴:这丫头心里养着个戏班子呢。

八十年代剧团改制,老戏箱流落到旧货市场。梅姐用三年积蓄换回半箱褪色的戏服,在自家后院支起染缸。苏木染就的胭脂红,蓼蓝浸出的孔雀绿,她用古法让那些残破的锦绣重新活过来。晨光里抖开一件金蟒袍,细看针脚竟是程派传人顾正秋的手艺。

三、水袖卷起千堆雪

退休后的梅姐在社区办起戏曲工坊,孩子们举着彩绸学云手,银发票友对着老唱机吊嗓子。去年重阳节,她带着老人们排《白蛇传》,自己扮白素贞。当西湖山水还依旧的唱词响起时,台下老戏迷突然起身叫好——他们认出那袭白蟒服,正是四十年前梅兰芳弟子用过的行头。

如今巷子口的戏迷茶馆,每周都能听到梅姐说戏。她总说戏如人生要圆着走,就像当年父亲追打时,她绕着梅树跑出的那个圆满的圆场。有后生问起梅姐的来历,她抚着衣襟上的梅花盘扣轻笑:戏里的梅香,总要有人接着唱下去。

戏曲视频下载

更多>>

戏曲MP3下载

更多>>

相关戏曲资讯

更多>>

看戏迷下载

唱戏机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