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妈妈听的戏曲叫什么
爸妈爱听的那些戏,原来藏着他们的青春密码
咿咿呀呀的吵得头疼!小时候每到周末清晨,总会被老式收音机里传来的戏曲声闹醒。母亲在厨房揉着面团轻声哼唱,父亲端着搪瓷缸在院子里打着节拍,那时的我实在不明白,这些拖着长腔的调子究竟有什么魔力。
多年后陪父母整理旧物,掉出一张泛黄的戏票。1983年黄梅戏《天仙配》巡演票根上,票价两角五分钱还带着茶渍。那会刚谈恋爱,你爸排了整宿队才买到票。母亲摩挲着票根,眼角的皱纹突然鲜活起来。原来那些被我嫌弃的老腔调里,藏着他们最鲜活的青春记忆。
江南水乡长大的母亲,总爱在梅雨季放越剧《红楼梦》。王文娟的黛玉葬花唱到侬今葬花人笑痴,她手里的绣花针就会在绸布上凝住。北方的父亲却痴迷评剧《花为媒》,每次新凤霞唱起玫瑰花开颜色鲜,他都能准确接上赵丽蓉的俏皮念白。这些深深浅浅的戏文,早化作他们生命年轮里的朱砂痣。
去年重阳节,偷偷订了京剧《锁麟囊》的票。看着台上水袖翻飞,父母在幽暗剧场里眼泛泪光。散场时父亲突然说:你小时候总嫌我们老派,其实我们年轻时也追星呢!当年为了看严凤英的《女驸马》,骑了三十里自行车......夜色中的侧脸,恍惚还是那个载着恋人赶场的少年。
如今家里添置了智能音箱,父母却依然守着那台老收音机。沙沙电流声里传来的不只是戏文,更是穿越时光的情书。当《智取威虎山》的熟悉旋律响起,突然听懂那些婉转唱腔里,裹着怎样滚烫的青春年华。原来我们与父母之间,只隔着一段戏的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