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看戏曲的媳妇叫什么名字
《梨园巷里的小梅郎》
弄堂深处的桂花香里,总飘着断断续续的唱腔。新嫁来的李家媳妇婉秋踩着青石板回家时,总要在拐角处驻足——二楼那扇雕花木窗里,程派青衣的水袖正甩出个漂亮的回旋。
三个月前的梅雨天,张家阿婆第一次看见婉秋撑着油纸伞站在戏台边。雨水顺着瓦檐连成珠帘,台上《白蛇传》正唱到断桥一折。新媳妇的绣鞋浸在积水里,手里攥着的手帕却跟着鼓点轻轻打着拍子。
渐渐地,弄堂里的老人发现件稀奇事。谁家晾的戏服被风吹落,总能在门把手上看见叠得整整齐齐的褶子;巷口戏班子搬行头时,总有个穿月白衫子的身影帮着抬箱子。有次演《牡丹亭》缺了个春香,班主老周急得直搓手,忽听得幕布后传来清亮亮的念白:小姐,踏草怕泥新绣袜——
中秋夜曲终人散,老周捧着桂花酿找上门。李家的八仙桌上,婉秋正教三岁的小侄女捏兰花指。老周眯着眼打量她腕间的翡翠镯子:当年梅先生来沪,有个票友丫头偷学身段被逮个正着...话没说完,婉秋手里的茶盏当啷一声,泼出的龙井在桌布上洇出朵墨梅。
如今巷子口的戏报总署着特邀梅小郎,街坊们心照不宣。倒是隔壁王婶有天瞥见婉秋晾的戏服,袖口金线绣着个褪色的芳字。晨雾里,婉秋正对着院里的老梨树练云手,收音机里放的恰是梅葆玖先生的《贵妃醉酒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