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金元宝的戏曲是什么剧种
金元宝背后:一出戏里的财富密码
在雕梁画栋的戏台上,身着绛红官袍的老生抱着沉甸甸的金元宝踱步,金箔贴片的元宝在烛火映照下熠熠生辉,这个定格画面不知让多少戏迷魂牵梦萦。这出以抱金元宝闻名梨园的经典剧目,正是京剧《连升店》中最摄人心魄的瞬间。
一、梨园深处藏金枝
光绪年间的广和楼戏园,程长庚饰演的穷举人王明芳甫一亮相,粗布衣襟上补丁摞着补丁,连店家小二都对他嗤之以鼻。但当放榜的锣声响起,店家得知眼前这位竟是新科进士,顷刻间换了副面孔。这时后台传来急急风的锣鼓点,店家捧着金漆托盘疾步上场,盘中金元宝在宫灯下折射出炫目光晕。
这个经典场景的诞生,凝聚着几代艺人的匠心。元宝道具需选用轻质木材雕刻,表面要贴足九九八十一片金箔,边缘还要用朱砂勾出细如发丝的纹路。武丑名家王长林当年为求逼真,特意请来前清造办处的匠人,将元宝的每个棱角都打磨得与真金别无二致。
二、铜钱纹里见世情
《连升店》脱胎于明代市井小说,却暗藏着清代商帮文化的密码。晋商票号鼎盛时期,北京前门外的银号当铺鳞次栉比,戏中店家前倨后恭的嘴脸,恰是那个时代穷在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生动写照。金元宝在此既是财富象征,更是照妖镜,照出世态炎凉。
京剧行当的奥妙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:老生抱元宝时须用云手托举,表现读书人的端方;丑角递元宝则要缩颈耸肩,活脱脱市侩商贾模样。金元宝在生旦净丑手中流转,勾勒出封建社会的众生相。
三、鎏金岁月有新声
当代京剧大师于魁智演绎此剧时,给金元宝添了新注解。当店家谄笑着捧上元宝,王明芳拂袖转身,元宝哐当落地之声犹如惊堂木响,道出富贵不能淫的文人风骨。北京京剧院新编版本更将元宝改为万民伞,赋予这个经典道具时代新意。
在短视频平台,95后票友用3D建模技术重现戏中金元宝,百万网友通过AR技术体验虚拟捧元宝的乐趣。上海戏剧学院开设的戏曲道具课,年轻学子们学习传统贴金工艺时,总要先临摹《连升店》元宝的纹样。
幕起幕落间,那只金元宝在戏台上流转了百年。从程长庚到王珮瑜,从广和楼到国家大剧院,这个闪耀的符号早已超越物质本身,成为丈量世道人心的标尺。当大幕再次拉开,金元宝映出的不仅是往昔的世情百态,更折射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璀璨光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