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首页 > 戏曲资讯

燕园新声里的百年回响:北大开学典礼上的戏曲密码

时间: 2025-07-17 10:00:02作者: 张思浏览: 

北大开学唱的戏曲叫什么

燕园新声里的百年回响:北大开学典礼上的戏曲密码

九月初的未名湖畔,金桂香气裹挟着清脆的锣鼓声穿透博雅塔的晨雾。当身着青衫的北大学子齐声唱响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,这段传唱百年的《穆桂英挂帅》选段,早已成为燕园独特的开学密码。

一、水袖轻扬里的精神图腾

北大开学典礼的戏曲传统可追溯至1917年。时任校长蔡元培力邀京剧大师王瑶卿在开学典礼演绎《定军山》,以黄忠老当益壮的气节激励学子。自此,这座中国最高学府与梨园雅韵结下不解之缘。

《穆桂英挂帅》自1959年梅兰芳创排以来,先后七次登上北大开学舞台。2018级新生张雨桐至今记得,当辕门外三声炮的唱词响彻邱德拔体育馆,全场三千新生自发跟唱的震撼场面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,源于穆桂英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情与北大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共振。

燕京大学时期的手抄曲谱、西南联大时期的战地戏台照片、当代学子在未名湖石舫练功的影像,这些珍贵档案串联起一部鲜活的戏曲教育史。正如程派传人张火丁所言:北大的戏台,演的是千古文章,唱的是家国天下。

二、程式化表演中的现代解码

在2019年开学典礼上,文学院教授孔庆东将《锁麟囊》的春秋亭外唱段与莎翁十四行诗并置解读。这种中西合璧的诠释方式,让00后学子在京剧的一桌二椅间读懂了存在主义的哲学命题。

人工智能专业的李慕白组建的算法戏社,用数字技术复原梅兰芳声纹特征。他们开发的数字程砚秋项目,让抗战时期北大流亡学子创作的《抗金兵》唱段重现于世。古老程式与现代科技的交融,催生出全新的文化表达。

哲学系开设的《戏曲美学》选修课场场爆满,学生们在四功五法中探寻中国美学的元代码。青年教师林墨发现,00后学子更善于从虚拟身段理解戏曲的写意性,这种认知方式暗合数字时代的思维特征。

三、跨时空对话中的文化基因

在百年礼堂的雕花穹顶下,昆曲《牡丹亭》的皂罗袍与贝多芬《欢乐颂》形成奇妙的和鸣。这种文化混搭非但不显突兀,反而彰显出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品格。正如元培学院的新生开学礼,既有京剧武生表演,又穿插着量子物理的情景剧。

留学生们组成燕园票友会,斯洛文尼亚姑娘安娜能将《贵妃醉酒》的海岛冰轮唱得字正腔圆。他们自发组织的一带一路戏曲展演,用京剧程式演绎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这种文化转换恰似当年梅兰芳访美引起的东方美学震撼。

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到今天的新文科建设,戏曲教育始终是北大人文传统的重要维度。当95后博士生用元宇宙技术复原梅兰芳访日演出盛况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飞跃,更是文化基因的当代延续。

未名湖的倒影里,水磨调与方程式同频共振。这座百年学府用最中国的艺术语言,向世界讲述着文明互鉴的当代故事。当开学典礼的锣鼓再次响起,那穿越时空的曲牌声里,跃动着中华文化永不停息的心跳。

戏曲视频下载

更多>>

戏曲MP3下载

更多>>

相关戏曲资讯

更多>>

看戏迷下载

唱戏机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