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华容道》是一部以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为背景,讲述了关羽义释曹操的故事。该剧以京韵大鼓的形式表现,融合了京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,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。 剧本简介: 赤壁之战后,曹操战败,逃至华容道。关羽率领部队追击曹操,但在华容道,关羽却放过了曹操。这是因为关羽忠诚于自己的信仰,他认为,战争已经结束,再杀曹操就是违背武士的道义。而且,关羽曾经受过曹操的恩惠,他认为自己应该报答这份恩情。所以,在华容道,关羽选择放过了曹操。 台词剧本: (开场) 旁白:赤壁之战,曹军大败,曹操败走华容道。 (关羽上) 关羽:(唱)赤壁一战,曹军败走,我奉刘备之命,追击曹操。 (曹操上) 曹操:(唱)败走华容道,身后追兵紧,我心中惶恐,不知生死如何。 (关羽追上曹操) 关羽:(唱)看那曹操,狼狈不堪,我心中不忍,但又想起刘备之命。 曹操:(唱)关羽,你为何追我至此? 关羽:(唱)曹操,你可知罪? 曹操:(唱)我知罪,但求你放过我。 关羽:(唱)你曾对我有恩,我今日放过你,但望你以后不再为恶。 曹操:(唱)我若不死,必定改过自新。 (关羽放走曹操) 旁白:关羽义释曹操,这是他的忠诚和仁义,也是他的信仰和道义。 (结尾) 关羽:(唱)我虽放过曹操,但我心中的忠诚不变,我只希望天下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。 旁白:关羽的忠诚和仁义,成为了历史的佳话,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。 《华容道》以京韵大鼓的形式,展现了关羽的忠诚和仁义,以及他对信仰和道义的坚守。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真实再现,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。通过这部作品,我们可以看到,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忠诚和仁义都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信仰和道义。 总的来说,《华容道》是一部深具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的作品,它以京韵大鼓的形式,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,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伟大。
【刘派京韵大鼓】张秋萍 - 《华容道》实况录音(具体年份不详)MP3音频下载